期刊介绍
期刊导读
- 12/09文化学刊学术论文格式(文化类论文)
- 12/07文化学刊文献(文化学刊官网)
- 05/05第二届昌化江东坡峻灵王文化论坛 暨第四届苏学
- 04/08花椒直播参股成立成都元锦文化传媒,经营范围
- 03/01“第八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”在福州开幕
文化学刊文献(文化学刊官网)(3)
那么,这个良渚是不是就是虞国呢?
据左丘明《国语?周语上》 记载祭公之言:
“昔我先王世后稷,以服事虞、夏。”
而在《国语?郑语》中记载史伯之言:
“夫成天地之大功者,其子孙未尝不章,虞、夏、商、周是也。”
而在战国末期《韩非子?显学》中更记载了“虞”所存在的时期是:
“ 殷、周七百余岁,虞、夏二千余岁……”
在很久以前“虞夏商周”的朝代划分,几乎是常识性的存在,虞朝就是“五帝”时代,五帝普遍的说法: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尧、舜,虞朝更多的是指虞舜时代。而我们熟悉尧舜禹及大禹治水的故事,大概都了解,他们统治的区域,核心都在黄河流域,无论是五服还是九服,蛮夷之地并不能有效管理。
而良渚文化,位处太湖流域,显然与所谓的“虞朝”不是同一纬度,良渚文明,不可能是“虞国”。那么,为何有那么多“虞朝”的记录,却没有良渚文化的记载呢?
其实,也不尽然。传说在三皇五帝时代南方有一个国家被称为“羽”,因其国民崇拜鸟而得名。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大概与良渚一致。
在我国古代著名的《山海经》和《淮南子》等典籍中,也都提到过这个羽,其描述的羽民形象“人长头,身生羽”。而考古学家们根据出土的良渚文化文物推定,良渚人梳着高发髻。
如果高发髻也算人头的一部分的话,那么良渚人称得上是《山海经》所谓的“长头”,如果算上羽冠的话,那头就更长。也就是说,“羽”很可能就是良渚文明。
那么良渚文明,这个集神权与王权于一身的王朝,为何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呢?
有学者据此推测,良渚徽章上的神人,有可能是战神蚩尤。传说九黎族能征善战,他们的首领尤更被族人奉为了战神,而羽应该就是九黎族建立的。在4000年前,黄帝与蚩尤大战之后,蚩尤领导的九黎族部队,被炎帝、黄帝的联军打败,蚩尤被擒杀,羽,从此被中原的新文明吞并。良渚文明自此,遗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。
还有学者认为,4000多年前,在大地上,发生了大规模的洪水,而羽很可能,在这场灾难中遭受到了灭顶之灾。待大禹治水成功之后,在会稽山举行诸侯大会,借机杀掉了当时的羽国王,羽的灾民从此接受了中原夏王朝的统治……。
然,无论是水灾还是征战灭亡,在夏朝之前,的确存在。这个文明是否叫做“虞朝”,我们不能肯定,但是在夏朝之前,大地上,可能真的存在,一个或者两个,集神权与王权于一身的文明国家。
至于良渚古城,是否能真正支撑起一个文明古国——羽,还需要继续寻找相关证据。如果证据确凿,那么,中华文明史的历史朝代更迭,就理所应当地,把良渚文明排在前面。而“虞朝”是否就是那个灭掉“良渚文化”的国度,这个还需要后续考古的进一步发现。
ENT
图片源自网络,侵必删!
能拥有比商王还厉害的墓葬?
妇好。
这是一个很久远的名字。久远到现在的人们,大多以为这只是一个幻影。
不是的。
如果你戳破时空的泡沫,轻拂历史的尘埃。你会惊喜,3000多年前的,出现过这样的惊世女子。
她带着一点英气,裹着一丝柔情,凝视着锦绣河山,率领着奔腾策马。
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。
她是大商王后,大祭司,更是有史记载以来第一位女将军。
妇好并非她的闺名。
在商朝,“妇”是王室女子的称谓,也就是说,只要是商王的妃嫔,便可被尊称为“妇”。
“好”字,则是女性的名字。妇好随父族,是“子”氏人。
而武丁,是商朝第23任君主,他在位期间,有史料记载的妻子,多达60多位。
《国家宝藏》刘涛饰演妇好
其中有三位结发妻子。据甲骨文统计,分别是妣戊、妣辛、妣癸。
各个都是善军事、懂政治的人才。妣辛便是妇好,是最令武丁钦佩的一位。
是的,敬佩。
她出生高贵,是商朝周边部落的首领或公主。自幼聪慧,英勇果敢。
有着常人没有的睿智和胆识。
她在婚嫁年龄,本着联姻原则,成了商王武丁的妻子。
既是意料之外,也是情理之中。
她呢?
和后宫的妃嫔大不相同,她倾心于做“大丈夫”,不屑于当“后宫妒妇”。
商朝那时信祭祀。
商人信鬼神,他们祭天、祭泉水、祭祖先、祭战事。
祈求庇护和福荫。
根据考古发掘,专家发现过一块“妇好整治”的龟甲,说明妇好是商王朝的卜官。
文章来源:《文化学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whxk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7/88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