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介绍
期刊导读
- 12/09文化学刊学术论文格式(文化类论文)
- 12/07文化学刊文献(文化学刊官网)
- 05/05第二届昌化江东坡峻灵王文化论坛 暨第四届苏学
- 04/08花椒直播参股成立成都元锦文化传媒,经营范围
- 03/01“第八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”在福州开幕
文化学刊文献(文化学刊官网)(2)
在对“良渚文化遗存”的诸多挖掘中,最惊人的发现莫过于良渚古城的发现。
古城,很大
致以良渚遗址区内的莫角山遗址为中心,东西方向,约1500米至1700米长,南北长约1800米至1900米长。南北方向,呈长方形,占地面积约290多万平方米,面积与北京颐和园相差不大。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,宽度约40米到60米,是西安古城墙宽度的两到四倍。城墙底部先垫石块,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。在城里,还发现了一个人工营造的土高台,面积达30万平方米。高台上有许多夯窝以及成排的柱洞,显然,曾经在这之上,有大型建筑存在。另外,高台上还有6个供祭祀时用的大土坑。从其位置及布局和构造来看,具有“中心祭坛”的性质。
从大的视野看,良渚古城,南北有山,而且古城的南北墙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,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还有两座小山。
因此,考古学家推断,良渚人在建城时显然对地理位置经过精心勘察和规划。而从古城的建筑布局和内部建筑来看,这座古城,应当是当下,被发现探测出来的,同时代古城中最大的、也是时代最久的一座,堪称中华第一古城。
随着挖掘的持续进行,大量的玉器不断地面世,其中有个“神人骑兽”图案的非常特别,上部是一个头戴羽冠、身披战袍的神人或武士,骑在了一只猛兽的身上,神人双目圆睁,龇着牙显示出非常威严的样子;他的坐骑是浑身布满花纹的猛兽,猛兽也露出獠牙,双爪弯曲地俯在人身前。而且,这种图案大量的出现在众多玉器上。
比如,在一件被考古学者,称为“玉琮王”的祭祀用的玉器上,四个面竟然刻画了八幅这种图案。除了祭祀之外的玉器上,象征军事首领权威的重要标志——玉钺上也存在这种图案。这种统一又特别的图案,据考古学家判断,很可能是一种徽章,甚至有可能是我国最早的“国徽”。
除了这个“徽章”之外,考古学家,还收集了608个刻画符号,在随后的系统研究中发现,有些符号出现得比较集中,但却又,并非杂乱无章;有些符号单个存在,而且笔画较多;还有的几个组成一组,有一组连在一起的6个符号,其中有3个是相同的,这明显是表达某种意思的一句话。
那些单个的符号更像一个个标签,比如旗帜、鱼虫等。而且陶器上边的符号,更多的是在烧制之前就形成的符号。在玉器上,也有与陶器上类似的符号。显然这些符号不会是随意雕刻的,而是存在一定含义或者目的。
据此,考古学家们认为,这些符号,实际上是一种较为成熟且初具系统的文字,是一种象形文字,是早于甲骨文1000多年前的文字,显然良渚文化遗存是一个早于夏朝的时代,而且是一个相对文明的王国。
良渚文化遗址中,其中包含大量的墓葬群,比如瑶山遗址、汇观山遗址、反山遗址等,其中最难破解的就是反山遗址墓葬了,同时也是最神秘的遗址。
反山遗址墓葬,位于杭州市区西北区域,墓地是在人工堆筑的大型土墩上营建的,南边是男墓,北边是女墓;墓穴较宽大且有棺椁类等。其中,包含大量珍贵器物,玉器约占90%以上,还有石器、陶器、漆器、象牙器等等。墓地出土的玉器品种之多,玉质之好,用玉量之大,也是迄今为止,我国同类发掘发现之最。
在这些玉器之中,还存在两个特别且超大型的玉器,玉琮王和玉钺王。拥有玉琮说明墓主人拥有神权,拥有玉钺,说明墓主人拥有王权。而同时拥有超大型的玉琮王和玉钺王,应该说明墓主人是集神权和王权于一身的权贵人物。
这说明,良渚文明是一个存在等级分明的国度,是一个拥有者城池,拥有者自己的文字和独特徽标,有着集神权和王权于一身的最高统治者的国度。是一个早于夏朝,一个阶级分明的文明古国。而良渚古城,可能恰恰,就是这个古国的首都。
既然是古城或者古都,自然不可能仅仅存在玉器。关于生活用品,也是存在的。其中,在考古发掘时,就发现了一些,当时的丝和绢的织物,还有玉石制成的纺轮。这足以证明,我国的先民们,早在5000年前,就已经开始饲养家蚕,进行丝制品的纺织,并穿上了丝绸制成的衣服。
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,而更让人感到神奇的是,到时的玉器加工工艺,就算是用现代的工具,也不一定能够复原、完成。而且当时的农业,也已经相当先进,种植水稻及懂得了制造三角形石犁等工具,辅助农业生产。
总之,当时的良渚,同时具备最高统治者、大巫师、、手工艺者、农民等多个阶层,存在等级和王权,这显然已经是一个国家。如果后续的考古发现能够,支撑这个文明,那么在国朝代史的开端就应在夏、商、周之前,加上良渚。
文章来源:《文化学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whxk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7/884.html